用相机珍藏美好时光
浏览:1866
发布人:五棵松影视
2012-09-19-21:57
著名摄影师荒木经惟曾经这样形容相机带给他的感觉:随着快门的开启,时间被凝固下来,作为“此时此刻”的记录是不可重复的,也就成为永远。相机对于喜好摄影的男人来说,就像是他们的第三只眼睛,当定格了纷繁世界里真实存在的一花一木时,也便像记忆一样镌刻在内心深处,无法抹去。在祝滨看来,摄影就是痛并快乐着,而他也甘愿忍受这份“痛”,去追寻相机世界里从不重复的快乐。
真诚感动朋友 获赠珍贵相机
“我最早的数码相机是佳能500D,这算是数码相机中的爷爷辈的了。后来又用过尼康D3,D3X,D3S,还有富士的S5,在摄影圈里,我这些都不算什么。”提起和收藏相机的区别,祝滨很是谦虚,“我收集相机的初衷仅仅是为了拍摄外景的方便,但后来当我手中的相机型号越来越多的时候,我也渐渐把它当成藏品了。我经常把从各地买来的相机排成一排,自己像将军一样检阅它们,我可以从中得到很大的乐趣。”
如今,祝滨已经拥有大小不同、造型各异、做工精良的各国相机近百件,其中不乏如福伦达、莱卡、运动、米罗时等世界名牌的老式相机。某架相机产于何时、何地、何厂家、现今存世量等等,他都能脱口而出,如数家珍,对其相机的性能,技术参数等了然于心,无一误谬。从交谈中,足见他对中外相机的发展历史有着很深的研究。
在他收藏的近百部中外各时期的相机中,其中一台世界上最小的老相机可谓弥足珍贵。“那还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我去英国旅行,顺道在一个朋友家做客。尽管我们语言不通,但因对相机的共同爱好而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惺惺相惜之下,朋友把这台"小得不能再小"的相机送给了我。起初我不以为然,但当后来得知了这款相机的高昂价值后,非常过意不去,于是每年都给这位朋友寄去许多土特产。这款相机在5年前的估价已高达4万元,如今它的价值至少在9万元以上!”
“做人也应该学习老相机这种精益求精的工艺和能经得住时间检验的优良品质。”祝滨若有所思地说到。
为了能拍出好的作品,祝滨去过很多国家,尼泊尔、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越南。“我的下个目标是肯尼亚!”当被问到为何选择去一些并不富裕的国家拍摄时,祝滨感悟地说:“那里的人文环境比较丰富。比起一些富裕国家,那里更能拍出震撼心灵的作品。记得我去尼泊尔的时候带了很多的巧克力,都送给当地的孩子了,因为当时我只能为他们做这些。我一直信仰一句话,不管我们走了多远,也不要忘记我们是从哪里来的。”
使用相机时 才是快乐的时光
收集相机是个很“败家”的爱好,摄影界流传着一句话,玩摄影穷三代。意思说,玩摄影的人会把钱都花光的,三代人跟着受穷。“不过,我感觉摄影器材发烧友应该分两种,一种是购买了相机和镜头以后就想法去尝试拍片去用;还有一种就是买了相机就收藏在家里,没事的时候拿出来把玩一下,但很少拿出来拍摄用。就像《书说》中说的那样,"高悬之,深藏之"。”
“其实,只说这些相机,它无非是摄影的用具,真正带给我快乐的是在使用它们的时候,尤其是每次背着一大包器材出去旅行的时候。每次出去之前的准备工作是最费心思的,相机要挑好,镜头也要想好,既要好用,尽量覆盖全焦段,还要轻便些,但这往往是矛盾的,那些一镜走天下的镜头,分量轻,方便,但成像质量总是不尽人意。所以,每次弄得我都要背上重达二十多公斤的设备出门。就说今年初去印度,光器材就有27公斤重,为了不超重,只能少带衣服和吃的。谁都知道,印度比较落后,卫生条件比较差,去那里旅行的人通常都要带许多吃的东西,因为当地的东西实在是没法吃,但为了不超重,我就只好多带药了。”
“摄影是一种自虐。”祝滨笑称,因为爱摄影,所以爱买相机,因为爱买相机,所以爱买镜头。在普通人眼里,这样动辄花费几十万元的消费行为是很难承受的,提到这点,祝滨只用一句话概括:痛并快乐着!
为搜集心仪镜头 宁肯先付钱再等信
德国的光学技术世界领先,德国的蔡司镜头非常出色,色彩油润,拍出的照片都会带有那么一些“德味儿”。
“有一款镜头让我找了很久,我一直想买蔡司的100毫米 F2尼康卡口的镜头,但是,这种镜头很少,而且蔡司公司也已经停止了这种镜头的生产。何况,蔡司镜头几乎都是手动镜头,不像尼康或者佳能的镜头都是自动的,相比来说价格会比较昂贵,能接受它的人很少,卖这种镜头的商家也很少。”为此,祝滨总是去北京的五棵松,或者在网上查找。“有一次去五棵松,看到一个二手店里有这款镜头,成色还不错,有心想买,但是又有些不甘心,很想要新镜头。在摄影这方面,我还是有点强迫症似的想追求完美,所以当时就没买这个二手的镜头。”
“宁缺毋滥,这是我做事的一贯原则。后来,我认识了一个专门做的比较大的摄影器材商家,经过我百般讨好人家,人家答应帮我找找这款镜头。要知道,这种镜头要的人少,人家怕弄来以后我又不要了。为了打消他的顾虑,我先给了他2000元作为订金。经过了2个月的漫长等待,终于有一天接到他的电话,说是搞到了,于是,第二天我就亟不可待地开车直奔北京,看到这款镜头时,我真是被它的做工和手感深深地震撼了。德国人做事就是严谨,无论用料,做工,以及对焦旋转时的阻尼,都让人无可挑剔。”
谈到收集镜头的趣事,祝滨回忆说到,“有一次,我和一个朋友去五棵松,无意中走进一家店铺,看到货架显眼的位置摆了一只尼康24毫米,光圈1.4的G型镜头,当时,这款镜头刚出不久,要价一般都在14000元。我无意中问了一下店里的小伙子,这个小伙子随口报价说9400元,我当时和朋友都一惊,我们两个同时反应过来了,我立即对小伙子说,我要了,刷卡结账。就在这个小伙子给我开票包装镜头的时候,这个店里的老板回来了,一听说这个价格,马上把小伙子狠批一顿,原来是小伙子不熟悉业务,看错了价格!我和朋友从店里出来以后一个劲的惋惜啊!要不然这个大便宜就让我占了!”祝滨笑着说到。
|